2016-06-23 19:55:40
嘉賓:李嵩波、王巍
分享主題:美國移民那些事兒
嘉賓背景介紹
李嵩波: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,1996年開始在國內從事互聯(lián)網方面工作,1998年******次出差去美國。大家應該都知道,做技術背景的到硅谷之后,很容易被那個地方的科技與創(chuàng)新氛圍所打動。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對美國,特別是硅谷產生了好感。2000年年初,有機會調到美國去工作,在硅谷工作了四年,也利用這個機會拿到了美國的綠卡,孩子是03年在舊金山灣區(qū)出生的。到了2004年的時候,中國的互聯(lián)網黃金時代來到,商業(yè)模式成熟,不少家公司盈利。又有一個機會回國就毫不猶豫地賣掉車房子回來發(fā)展事業(yè)。從2000年開始在美國生活工作了四年,2004年到2013年在中國,有綠卡的人,又不想待在美國,中間各種麻煩的事情差不多都經歷過。這段期間申請過兩次回美證,最麻煩的是上一次回美國,海關官員置疑我在美國的居住時間不夠,在計算機和護照上面都做了標記,目前還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新問題。
去年9月份的時候,我決定讓孩子接受美國的正統(tǒng)的教育。最簡單的訴求是希望他能講流利的英文,具體的后面再講。
王?。?/strong>在座的嘉賓大家好,非常榮幸有機會跟這邊分享我的一些,尚未成型的移民的經歷。我是在國內讀的大學,然后我的******份工作,其實是會計事務所,國內的四大。第二份工作,我加入了一家做軟件ERP咨詢的咨詢公司。之后我有幸加入了新浪。
在2000年到2003年的時間里面,我基本上是去了北美,在北美新浪工作。然后最近來回在北京,中國跟北美出差工作。
2003年以后,我回到中國,然后基本上自己在中國待的。中間也會去出差,去北美。我的綠卡申請的比較晚,我其實是在2002年底,2003年初的時間申請的。是在美國提交的。在2007年的時候,美國方面,美國的律師通過我說,綠卡可以辦下來,可以去定簽,我比較特殊的情況,我當時在中國,可能在北京。然后我就跟我們美國的律師說,把我的綠卡面簽的面談從美國移到廣州,因為所有中國居民去美國移民的面簽都在廣州,我從美國排隊排到廣州,又排了兩年,大概2009年的時間,記得挺清楚的,2009年的1月份,廣州領事館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我,你可以來面簽了。我當時在忙一個項目,我說我很忙,可能跑不過來。我想再幫我往后延。他說,那我們想辦法,最后延到了2009年的年終,6月的時候,最后只能延伸到這個了,不然只能放棄了。
我其實并不是太在意,但是我太太說,我是上海人,上海人是很有名的聽老婆話。所以在太太的堅持下,跟她一塊去廣州。簽下來以后,我們在2009年的10月,******次作為移民的身份去硅谷。現在目前的狀況,我們還是在兩頭跑的這樣一個狀態(tài)。然后我太太大部分時間在北京,有時候也會回美國,基本是這樣的。
梅景松:你提到了好多人感興趣的教育,你們家小孩也希望他們在美國接受教育,也是我們很多網友移民的原因,這一塊能不能分享一下感受?
李嵩波:當然了,剛才幾個嘉賓講了,希臘我不熟悉,澳新出差去過,比較熟悉加拿大,因為曾經拿到過一個身份。2004年回國的時候,我擔心綠卡保不住了,抱著試試看的想法,申請了加拿大的身份,結果沒想到連英文都沒考就通過了。
主持人梅景松:能簡單說一下,你是怎么拿到了美國的綠卡又批了加拿大了,很快的批。
李嵩波:可能是運氣吧,2005年申請,2006年辦下來。美國綠卡有一個要求,不允許綠卡持有人連續(xù)180天不在美國,后來更嚴格了,要求每年必須有180天住在美國。2004年的時候,我因為要回國工作,決定把車和房子都賣掉了,帶著六個月大的孩子回來??紤]到我的身份不一定保得住,就去咨詢了朋友,他們說你完全可以辦一個加拿大的身份,而且從美國申請很容易,費用也不高,大概1000多美金,這個過程可能比較幸運,不知道為什么,他對我連雅思[微博]都不考,幾個月就批下來了。反而讓我很難辦,因為我剛剛回來,根本不可能去加拿大的移民監(jiān)。
我的感覺是,澳新是生活節(jié)奏太慢,加拿大太慵懶,中國是有大量的發(fā)展事業(yè)機會。美國則很復雜,很難一句話概括到底好,還是不好。我覺得這跟一個家庭里面成員的喜好、個性、包括從事的職業(yè)相關度很高。我最終選擇留在美國,很重要的原因是,我覺得美國是一個公平社會,會給你機會。你有機會在那實現自己的夢想。我認為如果只是為了生存,為了空氣好,為了食品更安全,為了孩子上小學和中學,可能剛才講的幾個國家都不錯。但是如果對比大學,如果還想利用自己的精力、時間、人脈,及特別是自己在IT方面的本領,再做一番事業(yè),美國是************的選擇。